他在BIR近期发布的声明中比喻道:“只要中国塑料市场‘打个喷嚏’,我们就会‘感冒’;中国市场若‘感冒’了,我们就会‘发烧’;而一旦中国市场‘发烧’了,我们就要‘得肺炎’了。”
BIR正在设法打开印度等新市场,他相信印度每年有潜力“轻松地”进口最高100万的再生用废旧塑料,是当前进口量的五倍之多。
Borad同时也是位于比利时安特卫普的GeminiCorp.NV公司的董事长。
在Borad看来,打开印度市场的困难之处在于政府仍把塑料废料视为垃圾,而不是可加利用的潜在资源,因此对其进口施加了限制。他说,除PET外,只有约30家印度公司能够进口再生用的废旧塑料。
在6月连任BIR塑料委员会会长的Borad说:“为此,BIR定期与印度环境部保持接触,确保了解最新的进口限制更改。之前,BIR在降低对金属废料进口限制上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他说,除PET外,目前印度对清洁的低密度聚乙烯的需求也很旺盛。
Borad说,印度的情况与中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每年约进口的再生塑料高达700万吨,因为中国把再生材料视为一种潜在的资源。
他说,由于欧洲本土消费萎缩,而且市场动态推动了对华出口的增加,去年欧洲对华出口的废旧塑料数量达到330万吨,比2008年的224万吨有所增加。
欧洲的其他塑料再生团体与BIR持有不同的看法,他们反而认为欧洲政府应限制对亚洲的废料出口。
总部位于布鲁塞尔的欧洲塑料再生商协会在去年发表的声明中说,废料出口的增加损害了欧洲再生企业的利益,而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再生商凭借廉价得多的劳动力和社会标准——比如有时会起用童工,使他们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
但Borad说,BIR向欧洲政府机构表态说,政府不应该限制自由贸易:“让所有种类的塑料废料都在欧洲再生是不切实际的。”
他说,在废料标准化方面还需做出更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