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香港在2009年一并成为欧洲塑料回收业出口的主要对象,据统计,欧洲对中国和香港的出口量在09年已经占到其出口总量的90%,约33万吨。国际回收局主席SurendraBorad表示这种情况对于回收业势必是走进了一个“死胡同”。
在近日发表的一项声明中,他同样用一个很恰当的比喻来说明欧洲回收业的窘境:“中国市场打喷嚏,欧洲就感冒,中国市场感冒,欧洲市场肯定发高烧,中国市场发高烧,欧洲已经得肺炎了”。
目前欧洲塑料回收集团在大力开拓印度市场,而且他们坚信印度进口100万吨的废塑料完全没有问题,而且是现在用量的5倍。除了PET材料以外,印度对低密度聚乙烯需求也很强劲。
目前开发印度市场存在的困难是当地政府把废塑料当成一种废品,而不是潜在的市场资源,进而限制了废塑料进口。据统计,目前印度除了PET材料以外只有30家公司在进口废塑料。
国际回收局目前在定期的与印度环境部联系,以确保没有新的政策条例限制出台。Borad已经连任两届国际回收局的主席,而且他在处理国家进口废金属方面的政策限制很有经验。
印度当地政府与中国的想法截然相反,中国认为废塑料是一项潜在能源,因此每年都进口700万吨的再生塑料。中国从欧洲进口废塑料去年达到330万吨,相比2008年的224万吨增长了106万吨,随着欧洲本土企业的消费下降,进而更推动了对中国区域的出口。
但是欧洲其他塑料回收组织对此的观点与国际回收局却不同,他们提出欧洲政府要限制出口到亚洲的废塑料。
在去年在一份声明中,位于布鲁塞尔的欧洲塑料回收贸易团体表示,欧洲废塑料出口量的增加已经影响到欧洲的回收厂商,并表示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在回收业有独特的优势即廉价的劳动力和社会条例,其中有些地区甚至可以允许雇佣童工进行回收工作。
但Borad代表国际回收局反驳了欧洲政府相关机构出台的措施,他表示他们不应该限制自由贸易,目前所要解决的问题并不是废塑料回收的劳动力问题,而是回收标准化。
据统计,2010年所有国家出口到中国的废塑料量都在增加,从年初的短短3个月就增加到18万吨,但是在过去的三个月废塑料进口量似乎出现疲软现象,而中东和非洲市场的开发还需要一段时间。